【人物名片】李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输电运维三班班长。扎根一线15年,零失误完成超特高压线路检修任务120余次,完成山东省首次1000千伏特高压带电消除缺陷作业,研发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14项,其中“首创”性成果10项。先后获得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齐鲁大工匠”、齐鲁首席技师、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等称号。
李敏在跨黄河线路开展“一控六机”作业。
9月8日,在山东省泰安市的一处500千伏线路检修现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输电运维三班班长李敏正与班组成员紧张测试无人机验电与挂拆接地线装置。“这套系统首创超高压输电线路无人机接触式验电,挂设环节采用无人机分离挂拆与二次紧固技术,显著提升检修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他介绍道。
在淬炼中扎根生长
2011年,李敏入职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初入岗位,他便现场见证了世界首次±660千伏银东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这场“刀尖上的舞蹈”,为社会挽回千万千瓦时电量损失,也让他深刻体会到这份职业的责任。
“带电作业是电网安全的核心技术手段,容不得半点失误。”李敏暗下决心,要走一条技能报国之路。为锤炼过硬技术,他将几乎所有时间投入爬塔走线训练与体能提升。靠着这股拼劲,年仅25岁的他获得了第八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个人第二名。
2013年,国家电网试点无人机巡检,李敏毫不犹豫报名,成为行业内首批持证无人机飞手。工作中,他坚守高空作业一线,锤炼带电操作的真功夫;业余时间,他沉浸于无人机的操控训练与航线规划中,潜心钻研这项变革行业的新技术。经过勤学苦练,李敏迅速成长为“双技能”骨干。
2017年寒冬,真正的考验来临,李敏作为等电位电工在百米高空采用“吊篮法”完成1000千伏泉乐线带电消除缺陷作业,成为山东省1000千伏特高压带电作业第一人。入职7年间,李敏接连获得国网山东电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央企业、全国电力行业直至国家级的技术能手等荣誉,实现了涵盖带电作业与无人机巡检两大专业的五级技术能手“大满贯”。
在创新中突破边界
在一次巡检任务中,无人机突然失去GPS信号,失控冲向附近村庄。千钧一发之际,李敏果断切换手动模式,将无人机安全迫降在麦田中,避免了安全事故。这次经历让他更加坚信:智能化、数字化才是输电运检未来的方向。
在创新路上,李敏带领创新团队开创多个行业第一:2018年,在500千伏聊长线实现无人机一键放飞、自主巡检;2020年,推动山东省特超高压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6倍;2021年,主导建成全国首个输变电机巢网格化系统,实现远程操控无人机巡检。他参与研发的“AI可视化监控系统”连续三年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团队累计取得43项国家专利、12项行业标准,见证了他从“优秀飞手”到“智能巡检引领者”的蜕变。
在挑战中诠释担当
2022年,他创新推出“无人机+导线挂架+电动升降装置”模式,实现“一键升降、地面直达”,彻底省去爬塔走线,以最少人力、最短时间、最低风险完成等电位作业。“技术不是替代人,是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2024年,他加入“进·新”团队,致力于研发“无人机+”电力机器人,克服巡检盲区多、覆冰处置难、高空作业风险高等困难,持续推进“机器替代”,向“少人作业”乃至“无人作业”迈进。
如今,作为“大国工匠”的李敏更加注重技术传承。他经常带着年轻员工穿梭在山野间,手把手教授无人机操作技巧,耐心讲解巡检要领。“技术会变,但责任心永远不能变”,这是他对徒弟们说得最多的话。
2025年8月,山东电网负荷8次刷新历史纪录,在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输电监控中心,李敏通过机场管控微应用平台,远程调度位于特高压泉城站的无人机,对1000千伏泉乐双线开展可见光巡视和红外测温作业。目前,山东电网已部署568座无人机机场,每天常态化开展自主巡检,全面保障特高压能源大动脉的安全稳定运行。
“我的工作,就是守护好每条银线、每一基铁塔,让老百姓用电更安心、更可靠。”李敏说。从一名普通技工成长为“大国工匠”,李敏用15年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技能报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