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电力应对高温大负荷打赢保供攻坚战
2025年10月09日
[字体: ] 打印

  今夏,高温和降水频繁交替,山东电网遭遇超长高温、超高负荷、超强降雨三重考验。自6月下旬进入用电高峰以来,山东全网最高负荷8创历史新高、最高达1.3亿千瓦,负荷破亿天数78天、超过去年的两倍,电力保供和电网安全运行压力不小。

  面对复杂气象条件和长时间用电高峰,国网山东电力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要求,统筹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等多方资源,协同合力攻坚,深挖调节潜力,强化应急抢修与服务保障,坚决守牢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实现“电网度夏无恙、电力供应无虞、社会居民无感”。

统筹安排合力保障供电

  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键在于协同配合、合力攻坚。

  国网山东电力应对高温大负荷打赢保供攻坚战

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山东段

  7月5日,入鲁外电首次突破3000万千瓦;两天后再创新高,峰值达3480万千瓦,较去年增长673万千瓦。这得益于20年前布局的“外电入鲁”战略。20年来,累计1.22万亿千瓦时省外来电跨区支撑山东电网可靠供电。

  国网山东电力持续强化电网网架结构。今年度夏前,全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输电工程——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为山东电网再添稳定电源通道。至此,山东建成“五交四直一环网”省域交直流混联电网。凭借“五交四直”大动脉,山东电网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通过省间现货交易最大增购电力400万千瓦、获得应急调度支援电力600万千瓦,有效缓解了尖峰压力。

  而作为“压舱石”的火电,保障更趋坚实。今夏,国网山东电力服务4台共154.5万千瓦火电新机组投运,统筹安排103台共3881万千瓦机组计划检修,实现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保供关键时段非停率、受阻率“双零”。

  9月1日,在国网山东电力的推动下,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不断推动“政企共保、厂网联保”机制落地生根,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深挖潜能应对负荷尖峰

  7月10日中午,烟台气温上升至35摄氏度,电网负荷陡升。烟台市中心振华商场响应虚拟电厂指令,中央空调自动微调升高1~2摄氏度,实时负荷降低500千瓦。截至8月底,山东已建成虚拟电厂33家,聚合容量达468.2万千瓦,测试调节能力97.6万千瓦,21家常态化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

  在需求侧,国网山东电力成立省市县三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深挖需求侧调节潜力。空调负荷管理、企业错峰检修能力均超100万千瓦,需求响应能力达700万千瓦,错避峰能力达3450万千瓦。

  在调度侧,国网山东电力打造供需互动新范式,让电网调节更灵活。创新“气象大模型+大小模型协同”的源荷智能预测模型,最高负荷预测准确率达99.7%。新型储能电站在关键时刻集中发力。7月11日晚,144座储能电站统一调度,放电功率达803.59万千瓦,创全国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功率纪录,有效支撑了晚高峰电网运行。

  国网山东电力还加快车网互动示范站布局,建成13座充电示范站,推行公共充电站与居民家用充电场景,让新能源汽车在高峰时段成为可调度的“移动储能”。

快速响应服务民生用电

  “快一点把主线抢通送上电,老百姓就少一分焦急。”7月22日,山东莱芜遭遇罕见暴雨,4000余户居民用电受到影响。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闻“汛”而动,冒雨奋战,紧急协调3架直升机,分批将抢修设备和人员运抵断电村庄,用最短时间恢复供电,让灯光照亮受灾村镇。

  服务民生,“彩虹先锋”的身影无处不在。国网山东电力发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吕明玉带动作用,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彩虹连心”先锋行动。在济宁,660平方公里的微山湖区上,一船式服务、代捎服务等保障湖区居民可靠用电;在潍坊,供电所网格经理主动上门逐户走访,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协助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民生用电无忧。

  为提高极端情况下电网的自恢复与抗风险能力,国网山东电力实施了首次“储-光-火”联合黑启动试验,模拟极端情况下电网重启,开创了构网型储能带光伏、火电联合黑启动的纪录,大幅提升系统抗风险能力。该公司政企联合实施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提升工作,规范风电、光伏、储能等新业态并网运行。

  依托大数据,电网故障研判更精准。国网山东电力构建电网故障精准研判系统,实现全网10千伏至1000千伏设备全景实时监控和精准感知,电网安全保障更智慧、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