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电网发展成效⑯【中央电视台】向海驭风 建设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
2025年10月10日
[字体: ] 打印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海采:说说“十四五”这五年》和特别节目《团结奋斗向复兴》连续关注报道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展示了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福建投资建设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5 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我国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

  行走八闽大地,满目郁郁葱葱。福建,作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清洁能源禀赋优越,海上风电理论蕴藏量超1.2亿千瓦,风力发电小时数连续12年居全国前列。

  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可开展目前世界最大容量风电机组和最长尺寸风机叶片的检测试验,以及多领域国际前沿技术研究。该试验基地已进入设备检测阶段,预计今年全面投用。

  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包括陆上检测中心和试验风电场两部分。陆上检测中心坐落于福清市的江阴产业园,包含叶片试验平台和传动链测试平台。

  叶片试验平台可进行叶片疲劳性能测试,测试叶片的使用寿命。加载装置驱动叶片上下挥舞和左右摆振,模拟叶片在海风、海浪、水流作用下的复合受力状态。除了动载测试,叶片还要进行静载测试:用最大的力量把叶片扯断,测试整个叶片的最大承受力。这5年,我国风电机组大型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风机叶片长度已超过百米,提高叶片性能验证水平是风机质量和运行安全的重要保证。叶片试验平台能够对150米,甚至更长的风机叶片进行测试。

  传动链测试平台用来测试风机的主机。它最大的特点是有6个自由度的加载技术,能从6个不同的方向给主机施加压力,真实模拟海上复杂多变的环境,进而测试主机的电机和机械性能。

  试验风电场规划建设6个陆上试验机位和20~40个海上试验机位,首批20个海上试验机位选址于长乐外海区。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海上风电机组进入大容量时代。此前,大容量风电机组测试只能在海上进行样机测试,并且要“看天吃饭”。随着海上风电试验基地的建成,海上测试可以在陆上进行,测试的效率和全面性得到提升。

  今年6月,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完成世界首次基于全工况地面试验台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并网测试。本次测试验证了基于试验平台开展并网测试的可行性,试验效率大幅提升。按照传统方法开展电气性能测试项目,需要吊装风电机组,等待自然风况条件,测试周期大约需要6个月,而利用试验平台可将整体周期缩短至1个月,有利于超大型风电机组电气特性的高效验证。

  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的建设,填补了我国大容量风电机组地面试验检测能力的空白,对我国引领风电行业标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作用。

  从“靠海吃海”到“向海驭风”,在福建,更多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场景正在涌现,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将“乘风破浪”。